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網妙招

家有過敏兒真辛苦!除了防蟎、蒸鼻子,BabyHome網友也推這妙招

鼻子卡

寶包老掛著鼻涕好不了?原來是過敏──對抗塵蟎這樣做

前些日子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小女孩來診間,我看著女孩鼻子吸啊吸的,又小用力地「ㄘㄥˋ」了一下,似乎鼻塞了一段時間,媽媽說:「阿包醫生,妹妹的症狀好一陣子了,到底是感冒還沒好,還是有可能是過敏?」 媽媽補充說,她連續好幾個月都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的症狀,晚上睡覺也會咻咻叫。 我幫妹妹做完理學檢查,發現鼻孔內積了不少透明水狀的鼻涕,鼻黏膜也出現蒼白、肥厚的狀況,喉嚨則無明顯發紅腫脹,同時妹妹也沒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妹妹的症狀原因應該是過敏所引起。 我看到妹妹手上握了一條看似很久沒洗的小毛巾,不時還拿來擦鼻涕,馬上有了一些聯想,接著詢問:「媽媽,你家寢具多久會清潔一次呢?」而媽媽的回答我在文末告訴大家。 其實,台灣孩童常見的過敏原有九成是來自塵蟎,因此定期打掃、徹底清潔寢具更是重要。不過塵蟎到底有多可怕呢?事實上牠是一隻肉眼看不到,身體直徑約0.03公分,寬約0.02公分,有著八隻腳的節肢動物,牠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而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雨,溫溼度正巧都符合塵蟎生長環境。 除了氣候適宜,塵蟎也像一隻打不死的蟑螂,相當容易生存和繁殖,牠只需要吃人體脫落的皮屑、黴菌就可存活,而且牠因為身形輕盈,加上排泄物非常微小,約0.003公分,很容易就散布於空氣中,並且躲在溫暖的被窩、枕頭裡。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台灣有七成五的住家裡充斥著塵蟎,且每公克灰塵隱藏著2000~10000隻塵蟎,但事實上,只要100~1000隻的塵蟎就可誘發過敏氣喘。 因此,要怎麼避免過敏的方法也幾乎呼之欲出,阿包醫生提供對抗塵螨過敏5大招: 定期打掃 建議每天都至少要做簡單的掃地、拖地、倒垃圾,一周一次小型掃除。打掃時可把握2大原則,一是從費時到不費時,先從洗衣物、寢具開始,當洗衣機開始運轉就可去打掃,節省時間;二是從乾燥到潮溼,也就是房間、客廳打掃完後再整理廚房、浴室,避免屋內溼度過高。 保持環境通風 塵蟎喜歡悶熱潮溼的環境,因此室內應該經常保持環境通風,每天至少兩小時,避免塵蟎一直躲在家中。 維持室內溼度 塵蟎喜歡約室內溫度25度,溼度約60~80度的環境,其中室內溫度剛好也是台灣室內最常保持的溫度,由於我們較無法再調高或調低室內溫度,避免引起身體不適,因此可以調降室內溼度,建議調整至60度以下,才可降低塵蟎繁殖力。 善用防蟎寢具 除了定期打掃,善用防蟎寢具也是必備方法之一,防蟎寢具可區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防蟎。 物理性防蟎寢具是透過降低布面孔洞,達到阻隔塵蟎進入的作用,可挑選能完全阻隔塵蟎進入,並可以反覆清洗的防蟎寢具,像是使用超細纖維,採用多層高密度織法,達到良好防蟎的效果。 化學性防蟎寢具則是在寢具上添加化學藥劑,達到驅離塵蟎的作用,提醒爸媽若選擇化學性防蟎寢具需注意藥劑是否安全,另外,這類寢具經過反覆清洗後,藥劑會逐漸被洗掉,防蟎效果也會漸漸降低。 另外,這裡也提醒爸媽,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寢具都會做防潑水處理,但部分產品有含氟,長期使用可能會有致癌風險,建議挑選寢具時要選擇無氟產品避免增加身體負擔。 均衡飲食 除了積極做好清潔防蟎,平時也應該均衡飲食,從體內改善健康,爸媽可以根據每日飲食指南的食物分類與建議分量,幫孩子做出適當的選擇搭配,也注意要吃到足夠的蔬果量。 此外國內有不少孩童經常待在室內,缺乏維生素D,建議閒暇時可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生成,並且適度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增強免疫力,避免病原體侵入。 回到診間,我詢問家長多久清洗一次寢具,那位媽媽是回答我:「不一定耶…,有時候太忙了,大概2到3個月才洗一次。」 我跟媽媽說,要遠離過敏,首先要排除過敏原,但想要治療過敏需要長期作戰,依據個人狀況不同,大概需要3~6個月的時間,甚至更久,當然除了治療,也必須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就從防蟎做起吧!  

看更多

鼻子卡

抗過敏,薄荷棒塞鼻子?暖暖包暖鼻子?小兒科醫師專業解讀爸媽們的私房抗敏奇招

阿包醫生前些日子在粉絲頁上蒐集了許多爸媽的私房抗敏招式,在此先來回應上一篇分享的幾種抗敏奇招,它們的一些漏洞…   1. 減少鼻水、鼻涕過敏反應:用濕衛生紙、薄荷棒塞住鼻腔等。 → 若長期使用有涼感的物品,可能讓血管更常處於收縮的狀態。 2. 幫助鼻子適應冷熱溫度:蒸氣精油舒緩、暖暖包、蒸氣眼罩等。 → 只能緩解當下的冷熱變化,一旦將溫暖的物品拿開,可能會讓鼻子更敏感。 3. 全力避免過敏原:烘衣機、除濕機、吸塵器等 → 只能保持可控環境的清潔,出門在外無法隨時留意孩子的生活環境。 此外在留言串中,阿包醫生也發現一些有趣且可能有效的方法: 寶特瓶夾腋下 當有鼻塞症狀時,將寶特瓶夾腋下可暫時緩解,原因是因為腋下的交感神經與鼻子相通,因此透過對腋下施壓,刺激鼻子的交感神經,讓血管收縮、膨脹的鼻甲縮小,緩解鼻塞情況。不過此方法只針對鼻塞症狀輕微且單邊鼻塞的人,所以如果是重感冒,嚴重過敏或雙邊鼻孔都塞住,我想還是幫助有限。 洗鼻子(鼻腔沖洗) 洗鼻子經研究證實,對於鼻腔的保護,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它的好處有幫助清除鼻腔內黏液及外來的髒污微粒、濕潤鼻腔,幫助鼻竇恢復自我清㓗功能。但要注意頻繁清洗鼻子或操作不當,是有可能會傷害鼻腔唷! 綜合以上抗敏奇招,每種方法有利有弊,有好有壞,不過阿包醫生在此提醒大家,過敏跟體內免疫系統的平衡有關,好好調整體質,讓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維持良好狀態,就有機會改善過敏喔! 想調整體質可以從飲食的保養規畫開始,早餐挑選有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來搭配,或是多補充有抗敏效果的益生菌(像是LP菌、LGG菌、NCFM菌都是很好的菌種),讓體內充滿好菌。另外三餐給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讓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益菌繁殖、維持消化道健康,長久下來敏感的反應也有機會慢慢被改善喔! 最後,阿包醫師再次提醒大家,對抗敏感不能操之過急,掌握正確「三不」:不緊張、不盲從、不急迫,一步一步調整體質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不緊張:許多爸媽會一直擔心「找不到可以好好解決的方法」,其實過敏問題需要長時間調整,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也不需太過緊張。 不盲從:許多爸媽看到網路上有新奇的招式,還沒有完全了解就想嘗試看看,阿包醫生建議任何新奇的方法,都還是要向專業醫師確認。 不急迫:抗敏需要從長計議,在短時間內頻繁嘗試各種方法,不一定合適。

看更多

鼻子卡

溫度降,鼻子就開始包『餛飩』了嗎?醫師分享除了傳統鼻噴劑你可以有新選擇.....

「我常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鼻塞,尤其是早上,擤鼻涕的衛生紙可以推成小山。」 「最近換季,一整理衣服,鼻子就受不了!」 「吸到冷空氣,鼻子就不舒服。」 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惹的禍! 在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非常高,三個成人就有一個有過敏性鼻炎,兒童更是幾乎一半都有,只是症狀輕重的差別。 鼻腔呼吸道是由自律神經系統調控,當交感神經興奮時,鼻腔內的血管收縮、分泌物減少、鼻腔較為通暢,而副交感神經興奮時,鼻腔的血管擴張、分泌物增加、鼻塞較為嚴重。 過敏性鼻炎的成因是接觸過敏原後,鼻內的肥大細胞活化,釋放發炎介質造成自律神經失衡、血管通透性增加、粘膜水腫、鼻腔分泌物變多。 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因為鼻塞而習慣用口呼吸,長期下來會造成牙齒咬合不正、上顎高拱、上唇上翹,另外還會在鼻尖上端出現一條凹陷痕跡( Supranasal tip crease),這是常揉鼻子所造成的。也會因長期血液循環不良、靜脈淤血造成下眼瞼水腫、黑眼圈。因此,有過敏性鼻炎的孩童,建議及早治療。 怎麼分辨過敏的嚴重程度? 1.依照症狀:有人只有偶爾接觸到過敏原打噴嚏流鼻水;有人是季節性的,季節交替或冬天就過敏發作;有人一年四季都在鼻塞流鼻涕 2.由醫師看鼻黏膜的狀態: 兩個方法綜合可以決定過敏的嚴重度,醫師會和患者討論習慣或方便治療的方法。嚴重的人可能需要吃幾天藥再接著用鼻噴劑,不嚴重的,直接用鼻噴劑,偶爾發作的,就備點抗組織胺看狀況吃就好了。 鼻噴劑是類固醇嗎?用類固醇不是不好嗎? 鼻噴劑大致上分為三種: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血管收縮鼻噴劑。不同情況適用不同的鼻噴劑。 現在的類固醇鼻噴劑都做的很好,全身吸收率可以達到小於0.01%,也就是噴藥到鼻子裡,只會作用在鼻子,減少鼻內「太多餘」的發炎細胞,幾乎不會到全身,鮮少有傳統類固醇的副作用,可以長期噴。 我可以自己去買鼻噴劑來噴嗎? 自己買要小心挑選,現在市面上大多是買到「鼻黏膜血管收縮劑」,效果超快,噴完20分鐘鼻子立刻就通了,實在令人上癮。但我們想想看,鼻子粘膜是血液循環非常豐富的地方,如果一直讓血管收縮,鼻子是會壞掉的,一旦壞掉,要戒藥讓鼻黏膜恢復就很辛苦了。 但「鼻黏膜血管收縮劑」並非一無是處,在急性感染期間,它可以讓鼻道暢通,病患舒服之外,也加速分泌物的排出。 所以還是建議和醫師討論,何時應用哪種鼻噴劑,以達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兒童應該要吃藥還是噴藥? 以大人而言,吃抗組織胺算是「治標不治本」,吃了有效,藥效過又恢復原狀,所以依照嚴重程度,大部分人還是建議以鼻噴劑為止,吃藥為輔。然而小孩就建議先吃抗組織胺,慢慢看狀況,等到四歲再來用鼻噴劑,原因有二,鼻噴劑的仿單是寫建議四歲以上使用,再來年紀太小,其實會害怕噴藥,噴藥時需要配合吸氣將藥吸入鼻腔,太小的小孩也辦不到。 噴藥會很不舒服嗎? 噴藥很簡單喔,習慣了以後,每天只要花幾秒的時間,比吃藥還簡單。兩邊鼻孔個噴兩下,一天一次,隨便什麼時間,固定不要忘記就好。小孩則是看年紀和體重作劑量的調整。噴的時候吸氣讓藥進入鼻腔,噴完十分鐘內會有藥水倒流的感覺,嘴巴裡吃到一點點,輕微苦苦的味道,過了就沒感覺了。 不想噴藥有別的方式嗎? 2019年年底,台灣引進減敏治療舌下含片,一天一顆,看嚴重程度吃三到六個月。但是這是針對塵蟎過敏,所以必須先抽血檢查是否是「過敏」,與是否是「塵蟎過敏」,再加上這個藥很新也不便宜,建議還是要檢查仔細,非常確定再開始用。不過和傳統減敏治療動輒要三到五年,新的舌下含片所需時間短又安全度高,已經是非常大的進展。另外,目前仿單建議12歲以上可以使用,年紀小的還是乖乖吃藥和噴藥吧。

看更多

酷酷嗽

為什麼現代小孩氣喘率這麼高呢?中醫師點名:生活裡,3大氣喘發作元凶

現代小孩過敏機率非常高,尤以氣喘最令家長恐懼。家有氣喘兒,可藉由中醫按摩、生活習慣來改善,讓小孩少受一點罪。 一提到氣喘,因為聽過太多名人因氣喘而死,大家心裡是不是都有點怕怕的?但氣喘處理不好,真的會出人命,不能不留意! 哮和喘是不一樣的 「氣喘」通常就是中醫所說的哮喘,明代兒科專家萬全,在《幼科發揮》裡就提到:「小兒素有哮喘,遇天雨而發者。……發則連綿不已,發過如常,有時復發,此為宿疾。」不過中醫的哮和喘是不一樣的,「哮證」是指胸中有痰,胸喉發出咻咻咻的聲音,而「喘證」是指張口抬肩,沒做什麼事就呼吸急促的喘起來。 由前面萬全先生提出的「宿疾」就可見哮喘很難治這問題,從古至今一直困擾醫家。但為什麼現代小孩氣喘率這麼高呢?中醫認為,哮喘主要是因為小孩體質痰飲伏留,加上寒溫失調、飲食失節、接觸異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哮喘發生率大增。 現代氣喘發作最大元凶 說了一堆中醫黑話,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這真的不是我的風格。簡單說,我覺得是Michael Faraday的錯。為什麼是他的錯?因為他發現壓縮及液化某種氣體,可以將空氣溫度降低的理論。後人藉此發明了壓縮機。而壓縮機可以製造冷氣及冰箱,從此改變了人類對氣候的控制和飲食習慣。 簡單的說,就是「吃冰、喝飲料、吹冷氣」,是現代人氣喘發作的最大元凶。雖然空氣及環境污染嚴重(我有遇過患者移居到國外,異位性皮膚炎和氣喘都好了的例子),是導致現在氣喘發作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我還是覺得冷氣和冰箱才是最主要的兇手。因為,冷氣會讓空間中的寒溫失調,而冰箱則讓飲食生冷的機會變大。 先說冷氣好了,整晚吹冷氣是一大問題沒錯,但最大的癥結,還是進出冷氣房的溫度變化過大。想想看,小孩大多是多痰多濕的體質,又很會流汗,當他們在外面活動一下,就被帶進便利商店吹個冷氣,再喝個甜甜的涼飲,整個寒飲就伏存於體內。有時本來沒有哮喘的小孩,也會因為感冒誘發,自此就一直有哮喘。 家有氣喘兒,靠按摩來緩解 嚴重的哮喘發作時,當然要使用氣管擴張劑趕緊抑制下來,以爭取時間趕快送到大醫院作緊急處理。有些西醫為了避免小孩哮喘發作,會要求他們長期使用低劑量的氣管擴張劑。但是一直吃藥,又會讓小孩的體質變差。而如果小孩已經長期使用,突然要停掉氣喘藥,大部分的爸媽可能也覺得心驚膽跳、無法承受。 要改善小孩氣喘的情況,除了不要吃冰、喝冷飲、吹冷氣,建議平時可以幫孩子做些小兒按摩。替有氣喘的小孩按壓、揉捏肺俞、風門等穴位,通常都會找到筋結點(不正常的筋膜緊張處),將不正常的部位按摩開,會有不錯的效果。 雖然前人要求按摩次數要「大30,000、幼3,000、小300」,也就是大人3萬次、小孩3千次、嬰兒幼300次,但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很難做到啊!其實只要有按,對孩子就有幫助,爸爸媽媽們的壓力別太大!等孩子身體比較好了,氣喘藥也能夠漸漸減量。

看更多

酷酷嗽

天冷酷酷嫂是過敏或感冒?醫師止咳有妙招

昨天熱到穿短袖,今天變天冷颼颼,天氣忽冷忽熱,咳嗽、喉嚨癢、打噴嚏等呼吸道毛病馬上出現,讓人整天難過精神差! 一咳好幾個星期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 正值秋冬之際,冷熱交替氣溫變化劇烈,近期因過敏、感冒就醫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常有民眾搞不清楚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基隆三總副院長李明勇醫師表示,過敏與感冒病因不同,但症狀卻有些類似,例如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常是因為溫差大、空氣太乾燥、接觸過敏原所導致,症狀包括常見的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甚至是眼睛、鼻子癢,並且鼻水與痰液也比較清澈。 而感冒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呼吸道導致發炎反應,可能伴隨著發燒、喉嚨痛、或是全身酸痛等不同的症狀,咳嗽的痰顏色較黃也較濃稠。感冒和過敏的咳嗽症狀都會在晚上睡覺時特別嚴重,因睡覺時平躺使得鼻涕倒流且痰也不易排出,進而刺激呼吸道使得症狀更明顯不適。 醫師強調,假如只有單純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症狀超過兩週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過敏的可能,另外,感冒伴隨的前期症狀比較多,而後期通常只剩咳嗽有痰,一般感冒症狀最多一到二週就會減緩或消失,過敏就不一樣,如果一直受到外界刺激,症狀就會反覆持續發生。 季節轉換該如何因應? 從注意生活細節做起 過敏患者容易受天氣冷、空氣乾燥等外在因素影響,平時可以預先防範,包括戴口罩、使用暖氣改變居家環境、避免接觸過敏源、減少生活壓力、建立好的作息等等。秋冬時節如果空氣品質不佳也盡量避免外出,在家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減少污染物進入呼吸道而引發過敏。 李明勇醫師提醒,除了日常防護之外,飲食上也可多吃蔬菜水果等抗氧化食物,均衡營養、正常作息、適當運動來提升身體抵抗力。另外,也可以選擇潤喉養肺的枇杷膏,每天服用3~4湯匙,搭配開水稀釋飲用,可以幫助呼吸道排除有害物質,以減輕症狀。若是做好日常保健保養後,就比較不易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咳到整夜都睡不著影響生活品質,即使發生,症狀也會較為輕微。尤其目前是流感高峰期,建議民眾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提升免疫力,若症狀嚴重,應求助專業醫生診治,不要放任不管,避免病情更加嚴重。

看更多

酷酷嗽

一直清喉嚨,一直眨眼睛,是過敏?氣喘?還是妥瑞?兒科醫師教你辨分明

最近這陣子,陸續有幾位不同的父母分別帶著不同的孩子看診: 「過敏」控制不理想的孩子 咳嗽咳到不知道要看什麼醫生的孩子 眼睛一直「癢」,頭不主動抽動的孩子 被別的醫師診斷為「托瑞氏」,但是父母對診斷有所疑慮的孩子 看來不盡相同,卻又有些細節相似之處。 過敏/氣喘和托瑞氏症,甚至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許多重疊的地方。所以整理一下這個表格,也順便跟大家討論一下兩位孩子和父母的就醫過程。 其中一位家長,來找我之前,就心裡有數孩子很可能是托瑞氏症(或是暫時性抽搐),來看診醫師希望我能夠確認診斷,給他一些意見。 讓我更印象深刻的,是那位看起來就是女兒控的爸爸說:「醫師,我們覺得很絕望,孩子好端端的,怎麼會這樣?」 看著父親眉頭深鎖,很無奈無助的表情,我跟他說明接下來要注意的事項。也可能因為他的女兒跟我的大女兒年紀相仿,所以更能體會他的感受⋯⋯ 短暫性抽搐provisional tic 是指症狀持續不到1年,有不自主的運動/聲音/或語言。 而托瑞氏症是指不自主抖動超過一年以上,通常語言/聲音是後期才會出現。 換句話說,很多被診斷成「托瑞氏症」的患者,許多是被過度診斷的,事實上是短暫性抽搐而已,也有許多不藥而癒。 最近幾年流行樂壇有一位女歌手,她非常年輕叫Billie Eilish 。2019年有一首爆紅的歌曲:Bad guy.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他也是托瑞氏症的患者。 相反的,有另外一對父母,憂心忡忡帶著久咳不瘉的孩子過來就診,因為另外一名醫師診斷他的孩子為托瑞氏症,但父母查閱相關資料之後,覺得有疑慮,想要尋求第二個意見,所以過來跟我討論。 「醫生,他怎麼可以只看我的孩子一次,就把小孩貼上標籤了?」 經過詳細地了解病情及理學檢查後,大概可以排除托瑞氏症可能。倒是氣喘的可能性,到比較高。所以跟父母討論之後,我們就朝著過敏性氣喘的方向去治療。 之後的追蹤,果然發現他的咳嗽/眼睛癢的過敏症狀,改善了許多。父母也放下心中大石。 分享這兩個例子,不同的診斷、類似的症狀,不同的治療方向,父母有著一樣的擔憂。 #左手拿面紙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看更多

皮膚癢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病年齡、臨床症狀、誘發原因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病年齡、臨床症狀、誘發原因 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症狀 主要症狀是覺得癢,而且會越抓越癢,皮疹變紅,甚至出現結痂。 年齡平均落在3個月大時發病,持續2-3年。 影響部位:1-6 個月大時從兩邊臉頰開始。擴散到臉部的其他部位,像是手臂和腿也會受到影響。 在年齡較大的兒童中,異位性皮膚炎出現在關節處,肘部、手腕和膝蓋是最常見的部位,且通常在對稱分佈在身體兩側。 異位性皮膚炎病因 1、因遺傳造成的皮膚病變 2、與肥皂、洗髮精日常生活用品、花粉或其他刺激性物質接觸時會發作 3、約 30%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兒也有食物過敏,最常見過敏原是牛奶 4、超過10%的兒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原因 1、肥皂:勿使用泡泡浴,可能導致嚴重不適。 2、花粉:在花粉季節,不要讓孩子躺在草地上。 3、動物:避免使皮疹惡化的動物。 4、食品:如果某些食物引起嚴重的搔癢,請避免食用。 5、羊毛:避免使用羊毛纖維和其他粗糙、粗糙的材料製成的衣服。 6、空氣太乾燥:當家中空氣乾燥時,記得使用加濕器。 7、皰疹病毒感染:當身邊有人患唇皰疹時,避免孩子接觸。皰疹病毒會導致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兒童,造成嚴重的皮膚感染。 搔癢量表:分三種(輕、中、重) 輕度:不影響日常正常活動 中度:影響兒童上學、睡眠或其他正常日常活動 嚴重:無法控制持續覺得癢 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關係 1、有3成機率因食物過敏促使孩子罹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 2、好發於嬰兒,過敏食物為牛奶和雞蛋。 3、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紅和增加搔癢頻率。臨床上父母反應在餵食期間或餵食不久後開始出現症狀。 4、避免過敏食物,異位性皮膚炎會變得較容易控制。 如何判斷因食物過敏而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1、在 2 週內從的飲食中避免攝取可能引發發炎的一種或多種食物。如此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會大大改善。 2、如果是因食物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應在進食後2小時內應發生。皮膚會出現發癢和發紅;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避免再給孩子吃這種食物;如果異位性皮膚炎沒有突然發作,那麼表示孩子不會對所餵食的食物過敏。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皮膚病發生的機會也多了起來,蕁麻疹的病患在這時候也悄悄增加了,蕁麻疹的發生不分年齡層,其致病源因值得大家好好了解......https://bit.ly/3xwuEH6 資料來源/美國兒科協會(AAP)

看更多

皮膚癢

冬季癢癢癢!對抗異位性皮膚炎4要點

天氣一進入冬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朋友皮膚就開始出現乾癢的問題。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表現是濕疹,但不代表有濕疹就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患者是一種體質,除了小時候開始皮膚會有反覆的濕疹發作外,通常也會合併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問題,家中成員有過敏體質的機會也較高。 根據研究指出,已開發的國家比未開發的國家,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要來得高,所以有人就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簡單的說,人體的免疫細胞有分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負責對抗細菌病毒的感染,而第二型和過敏有關。這兩型的細胞在發育的過程就像翹翹板一樣,當比較偏向其中一型,另一型就會變弱。已開發的國家的環境比較乾淨,嬰幼兒較缺少細菌的刺激,所以較易趨向過敏體質。 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和免疫有關,最近也頗流行以服用益生菌的方式來改善過敏體質,其原理是因為我們的腸道周圍有許多免疫淋巴組織,透過服用益生菌改變腸道的菌落,間接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看能否進一步改變過敏體質。但調體質這種東西並不是絕對的,就像中醫調體質一樣,需要時間,也不是保證百分之百有效。 那有哪些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朋友平時要注意的保養工作呢? 1. 避免刺激原、注意溼度變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本身比較敏感,所以要盡量避免一些外界的刺激原以及劇烈的溫溼度變化,例如:新買的衣物最好先洗過後再穿,以避免甲醛或其他化學物質的殘留。洗衣服時要將洗衣精沖洗乾淨,以免殘留的洗衣精刺激皮膚。如果對塵螨或空氣中的過敏原過敏,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及使用防螨的寢具,避免養寵物。 2.食物也可能加重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另外,有三到四成的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吃到某些食物會加重皮膚的症狀。如果有這種現象,就要避免常吃這類的食物。 3. 加強保濕 異位性皮膚炎的朋友也要加強保濕的工作。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角質層因為缺乏神經醯胺,皮膚的保水能力較差,只要天氣變的乾冷,皮膚就會產生乾癢的現象。長時間的搔抓,往往會刺激破壞皮膚,使濕疹的問題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所以,異位性皮膚炎的朋友可以補充含神經醯胺的保濕乳液。角質層中的神經醯胺分子就像三明治一樣,上下夾住水分子,將水分子緊緊鎖住。 4.洗澡不要洗太熱的水 洗澡避免水溫過高,以免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尤其冬天泡完湯後,最好馬上擦上乳液,避免皮膚乾癢的症狀更加惡化。

看更多

皮膚癢

對抗「異位性皮膚炎」保濕很重要!3招搞定

一名女童4月初時,大腿開始出現水泡、紅腫,家長以為是尿布摩擦的關係,沒想到範圍逐漸擴大至四肢,就醫後才發現是異位性皮膚炎。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一發作起來奇癢無比,搔抓後流湯流水、皮膚結痂變硬,做對3件事,便能緩解不適、減少用藥! 最大的特徵就是癢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與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好發於嬰、幼兒,不會傳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通常會合併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 隨著年齡變化,發作的部位也會改變。嬰兒期(兩個月到兩歲)以頭部為中心,臉頰、頸部、頭皮出現紅色皮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抓破會形成痂皮。成人期發作時,濕疹部位以四肢彎曲處為主。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徵就是癢,尤其睡覺時,常因癢而無意識搔抓,導致發炎,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嚴重時甚至要住院治療。由於皮膚常處於慢性發炎,外觀乾燥、脫屑,變黑、紋路變多,急性時傷口還會有滲出液,流湯流水,影響睡眠品質和情緒,也是異位性皮膚炎難纏之處。 做對3件事 搞定異位性皮膚炎 1.聰明使用類固醇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及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在《戒吃、戒抓,告別異位性皮膚炎》中指出,臨床上所使用的類固醇可依強度區分為七級,強度愈高、使用時間長,副作用也就愈高。 尤其用口服和注射性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應僅只使用於發炎的急性期,並且需經過醫師評估用量,江伯倫指出,通常只要少量使用便可改善皮膚症狀,如果患者長期依賴類固醇的療效,恐難避免月亮臉、水牛肩、生長遲緩的副作用產生。 就算是局部擦類固醇藥膏,副作用較小,長期下來仍可能產生皮膚萎縮變薄、色素改變、長毛、長痘痘、毛囊炎等不良影響。 既然類固醇會導致各種副作用,能否乾脆完全不用? 台大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朱家瑜搖頭說,無論是在國內外,局部使用類固醇藥膏仍是目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做法,尤其針對大多數輕度的皮膚炎患者來說,最好由醫師開立強一點的局部類固醇藥膏,盡快抑制發炎後就停用,這種間歇性使用類固醇藥膏的做法,可大幅降低長期使用產生不良作用的可能。 但回歸源頭,如果早從生活保養、降低過敏原著手,就能斷開「癢─抓─傷口─過敏─發炎」的惡性循環。 2.遠離過敏原是第一要務 九個月內是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黃金期。由於小寶寶出生後最早接觸的蛋白過敏原通常來自腸胃道,因此最早的過敏症狀還是食物過敏,表現在外即為腹瀉和異位性皮膚炎,這時如果能避免食用到誘發過敏的食物,就有機會能完全好起來。 尤其若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姊妹有過敏疾病,小寶寶就是高危險群,飲食就更該注意,建議母親親自哺乳或用低過敏奶粉,添加副食品時則掌握多樣、少量的原則,建立腸胃道對各種食物的免疫耐受性。 孩子到2歲之後,過敏原逐漸從食物過敏轉成空氣過敏原,例如環境中的塵蟎、真菌、蟑螂等,刺激人體內免疫系統,引發後續的發炎反應,尤其若搔抓出傷口導致感染,反覆發作,久而久之免疫系統就會失去平衡,之後就算沒有過敏原刺激,也會因免疫系統失衡而發病,增加治療難度。 3.每天都要保濕  修復皮膚屏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天生缺乏一種特殊的脂肪代謝酵素,無法合成皮膚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因此皮膚異常乾燥,缺乏保護屏障。如此一來,皮膚易受外在刺激而發炎,就連乾燥時特別容易剝落的角質層也會引發一連串細胞激素反應,讓人搔癢難耐。 環境的溫、濕度對於皮膚症狀也有很大影響。冬季溫度低時,皮膚變得更乾燥,發炎症狀加劇,而夏季溫、濕度高也會讓人抓個不停,因此朱家瑜強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應每天擦保濕劑,不但可以改善皮膚乾燥情形,更可改善皮膚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發炎頻率。 至於市售訴求「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保養品,其實只要沒有刺激皮膚或引起過敏的成分就可以使用,如果能添加一些抗發炎、舒緩、止癢的成分當然更好。現在更有獨特裝瓶技術的產品,完全不必添加防腐劑,是很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7大生活習慣,改善皮膚炎 頭皮狂掉屑、臉越保濕越油?當心是「脂漏性皮膚炎」 8種錯誤保濕,小心變成「乾燥花」

看更多

過敏原

要幫孩子驗過敏原嗎?小兒科醫師的建議

怕有過敏:需要驗過敏原嗎? 門診看診中 最常被詢問的問題之一就是「有沒有需要驗過敏原」 先說結論建議(沒時間的人可先看這部分),醫生我建議的驗過敏原時機 ✅ 首先要先有出現腸胃.皮膚.呼吸道 等過敏症狀 ✅ 過敏症狀對經驗性治療反應不佳 ✅ 想避開造成過敏的元兇時 ✅ 計畫要開始減敏治療 下面是關於驗過敏原的詳細Q&A Q. 驗過敏原是檢查甚麼? A. 過敏是鑰匙跟鎖的關係,如牛奶蛋白(鎖)與對牛奶蛋白的抗體(鑰匙)起反應,引發一連串過敏症狀。抽血檢驗時就是驗”對牛奶蛋白的抗體”。 Q. 多大的小孩適合驗過敏原? A. 至少2-3歲大的小孩驗過敏原才有意義。因為「先有”過敏性體質(先天)”再接觸到”過敏原(後天)”才會產生過敏抗體」。幾個月大的嬰兒接觸過的外界刺激少,例如根本沒吃過螃蟹蝦子,即使體質對海鮮過敏也驗不出來。所以要等到大一點,接觸夠多東西後檢驗才有意義。 Q. 我的小孩做了36項/96項/180項過敏原檢測都呈現陰性,那他就永遠不會過敏了吧? A. 恭喜您的孩子體質強健,但很可惜,並非絕對不會過敏。有一些目前無法驗出的致敏因素:壓力、情緒、氣溫、菸。另外也有可能是目前過敏抗體太低,驗不出來。所以還是以症狀判斷為準。 Q. 我的孩子檢查對雞蛋過敏,可是他以前吃蛋都沒過敏? 是不是不準? A. 過敏反應要過敏原與抗體完全符合才會引起反應。檢驗出對雞蛋過敏可能是生蛋過敏,加熱後結構改變,就不會過敏了。類似的例子還有人吃新鮮蝦子不會過敏,較不新鮮的則會。

看更多

過敏原

過敏原有共通之處!常見「交叉過敏原」總整理 帶你認識過敏元凶

記得一位國中資優生因過敏性鼻炎合併氣喘,被父親帶來我的門診檢查。經過抽血檢驗後發現,他對塵蟎、牛奶、蟑螂、牧草、蝦子過敏,而蛋白、牛奶、杏仁、花生、蝦子呈現食物不耐。看著檢驗報告,他問:「這些過敏原是不是有共通之處?不然我怎麼有那麼多過敏原?」他果然聰明,因為他的推論是有道理的,而這道理就是─交叉過敏原。 共同性抗原讓你更過敏 所謂交叉過敏原意思是當你對某一種物質過敏,也有可能對另一種物質過敏,簡單說就是某一個物質與另一個物質有相似的共同性抗原。譬如該名學生對塵蟎過敏,同時也對蝦子過敏,有可能是因為在塵蟎二十多種過敏原中的第十號過敏原(Der p 10)結構,和蝦子中的一種過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相似,所以引起IgE交叉過敏反應(第一型過敏反應)。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只有約二○%的塵蟎過敏患者會對第十號過敏原過敏,超過九成對蝦子過敏的患者是對原肌球蛋白過敏,所以如果你是對塵蟎過敏的話,就有近二○%的機會會對蝦子過敏。 另外一位遠從加拿大回國的華僑來找我,他說在加拿大有人拿我的第一本著作《疾病,不一定靠藥醫》給他參考,看了之後他如獲至寶。原來他對花粉敏感,尤其是樺樹。每當春夏交接之際,他都不太敢外出,因為這花粉熱(Hay Fever)會讓他嚴重鼻塞、咳嗽,甚至皮膚癢。為了解除花粉熱的困擾,他已長期服用抗組織胺多年。這次回國,他希望可以用營養療法來改善體質。 聽到他對樺樹過敏,我便提醒他除了樺樹以外,有些蔬果的攝取也必須注意,例如蘋果、櫻桃、水蜜桃、奇異果、榛果、紅蘿蔔、芹菜、茴香、香菜、花生、大豆及綠豆等。聽我這麼說,他很訝異,因為從沒有醫師這樣提醒過他。我告訴他,這就是交叉過敏原防不勝防的地方。上述蔬果中含有一種第十號致敏蛋白(PR-10),而此蛋白與包括樺樹等花粉之過敏原Bet V1結構類似,所以對樺樹花粉過敏的病人,如果是對其主要成分Bet V1過敏,就有可能會對含有第十號致敏蛋白之蔬果過敏。聽完我的解釋,他才恍然大悟,他說難怪有時吃到水蜜桃、奇異果、榛果、芹菜、茴香、花生時會覺得口腔癢癢的,還會咳嗽,皮膚有時也會發癢。 劉醫師Tips 上述情形又叫做口服食物過敏原症候群(Oral Allergy Syndrome, OAS),國外也有學者稱之為「花粉—食物交叉過敏」(Pollen-Food Allergy)。當然台灣罹患花粉熱的比例相較國外少了許多,不過重點是,交叉過敏反應應是所有過敏患者該注意的。 常見的交叉過敏原 以下是我所整理的常見過敏原與其對應的交叉過敏原,提供給各位讀者參考。 看了這麼多引發過敏反應的過敏原後,接下來的我將從食衣住行等面向,介紹現代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因為這就是導致現代人過敏如此嚴重的真正原因,想要治療過敏,那麼請睜大眼睛,認識這幾個過敏元凶吧! 《過敏,不一定靠藥醫》

看更多

過敏原

容易過敏的食物,寶寶越晚吃越好?營養師:越晚吃,恐過敏更嚴重

早些年,在副食品餵食的階段,多半建議6 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孩子,甚至還會建議雞蛋及海鮮一歲後再吃,許多長輩都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然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都已經正式建議,孩子4 至6 個月就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且不用將容易致敏的食物特別延後食用,建議副食品以少量多樣性為原則,即使給雞蛋、蝦泥或魚泥都可以,但給予寶寶嘗試後,家長應觀察食用後是否有過敏症狀,每個寶寶狀況不一,過敏的表現可能有紅屁屁、起疹子或眼睛水腫等,所以家長務必多加注意。 Photo by Hasan Albari 4 到9 個月是寶寶免疫系統建立的時期,也是訓練免疫力的關鍵階段,若很晚才給予容易致敏的食物,說不定反而讓過敏症狀更嚴重,所以應該不斷少量地刺激,讓身體慢慢習慣適應,這也就是為何強調副食品的給予,著重在於「少量多樣性」的緣故。譬如說,讓孩子品嚐副食品可以第1 天吃米糊湯、第2 天可以於米糊中加入胡蘿蔔泥、第3 天加花椰菜泥,等到第4 天再加魚肉泥,所以只要4 天就已經可以吃過4 樣,以前都會建議一樣食材吃3 天再換,現在可以每天更換,期望寶寶一歲前就可以嘗試多樣食物,減少寶寶挑食的問題,才會讓營養更全面更均衡。 所以,容易過敏的食物並非越晚提供越好,免疫系統的養成,則是需要少量多樣的食物刺激才可以做到。當然,若寶寶在攝取易過敏的食物之後,產生了較嚴重的過敏症狀,此時就會建議先暫停餵食該樣食物,停個幾天,之後再少量餵食及觀察,對於小孩挑食的食物也可以相同作法,孩子接受新食物需要嘗試至少15 次的機會,如此一來,可以大幅度降低孩子未來挑食、偏食的機會唷! 《爸媽最安心的嬰幼兒副食品》

看更多
前往活動連結按鈕 前往活動連結按鈕